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。
文章于 2021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微信屏蔽
其他
陶海粟:新旧碰撞的年代,我们的故事
学人档案
本文作者
陶海粟,1969年从北京清华附中到陕西延川县段家圪塔大队插队,1971年被招聘为干部,曾先后任延川县团委书记和公社书记。1978年2月考入北京大学,毕业后曾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。现为摩科瑞能源集团亚洲区执行董事兼中国公司董事。
原题
北大经济系77级故事之一
新旧碰撞的年代
作者:陶海粟
北大同学在形容八十年代在校生活时,用得最频繁的词是“激情燃烧”,但我更愿意用“新旧碰撞”。
我们七七级在1978年2月入校的时候,一群理论工作者正在胡耀邦的支持下,在密室里紧张地制造那颗后来于5月份投出的重磅炸弹(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);邓小平的“元老派”和华国锋的“文革派”激烈斗争,直到1981年即我们进入四年级时才正式终结;包产到户在我们整个上学期间都在艰难地前行,但直到我们毕业时人民公社制度也还没有宣布解体。
在那样的大背景下,我们在四年中目睹了令人应接不暇、眼花缭乱的各种新奇事物:朦胧诗、喇叭裤、迪斯科、西单墙、邓丽君的歌、李谷一的“气”、潘晓来信、伤痕文学、星星美展、校园选举……
理性在祛除愚昧,现实在代替空想,多彩在驱赶单调,温馨在战胜狰狞。这一切无不在新旧碰撞中进行。
刚入校的时候,校园里还满处是毛主席的语录和“英明领袖”的画像以及大字报、大标语,用当时的学生的话说,“像是一个还来不及洒扫庭院迎接新客人的主人”。
在经济系的迎新会上,我们班的两个同学朗诵了一首充满激情的诗,并用豪迈的声音喊出“我们是华主席的第一代大学生”。当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,大学生就是大学生,还有什么谁的不谁的,但在那个凡是领导人就必然英明的年代,对于唱着“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”、“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”长大的我们,谁也不会觉得这么说有什么别扭之处。不想这句话引起了当时还在校的75、76级同学的不满,在校园里贴出很多大字报,争论谁才是华主席的第一代大学生。
坦率地讲,刚刚告别十年动乱的文科老师们,还来不及写出(也缺乏素材来写出)适应新时代新思想的课本,用的还是“十七年”时期甚至文革时期的教材。我记得我在修西方经济学这门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时,课程的名字叫“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”。老师每讲一个西方经济学的原理,都要随之进行一番批判,然后再讲下一个原理,把人家的理论弄得支离破碎,难以连贯。
在讲“社会主义经济学”这门课时,充满着“三个兼顾”、“四大平衡”等政策性语言,学术味道极为欠缺。在论证一个道理时,有一个很通用的公式:“必要性+可能性=必然性”,比如说,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,经济有快速发展的必要性;社会主义解放了生产力,有快速发展的可能性;结论是: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会快速发展。这种三段论的论证方式,被反复地运用在不同的论题上,听多了味同嚼蜡。
最尴尬的是教党史的老师,整个党史课是围绕着“十一次路线斗争”来展开的,当时陈独秀、瞿秋白、刘少奇、彭德怀等人都还没得到公正的重新评价,但学术界已经在发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,可老师又不能擅自修改教材,所以授课过程中不时地出现牵强附会、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,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挑战。老师自己只好跟大家说,他也不一定同意教材的说法,但只能这么讲。
当然老师们也在努力。我们系的厉以宁、萧灼基等老师当时接触外面的学术界和现实经济政策问题较多,经常能给我们带回来一些新鲜的东西。比如我现在还记忆犹新,一次萧老师给我们讲价格机制在商品经济中作用时,讲了他在一个工厂调查听到的故事:过去用厉行节约的道德说教办法,号召工人们把用过的水泥袋回收起来,但效果甚微,造成很大浪费,后来谁回收一个袋子给谁五分钱,结果一个水泥袋也不会浪费了。
拿我们学生自己来说,七七级的学生当时普遍被认为是来自基层的精英,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刚刚走出那个荒谬的年代,在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上,都难免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。
比如二年级时修闵庆全老师的会计课,这是一个非常严谨、负责的老师。他的课,内容也是实用性强,片汤话少的,但是因为在期中考试时出的题有些难,引起了部分同学不满,便征集签名后写了大字报贴到系里(当时大鸣、大放、大字报、大辩论的文革“四大”还未被上面取谛)。
用这种旧式的方法来对待一个敬业的老师是非常不公正的,我当时是支书,虽然自己没有签名,但也未设法劝阻,多年之后想起来还很不安。
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
表扬小号
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
高考回忆
邵巍:给弟弟妹妹陪考后,第三次考入北大
薛虹:我14岁上北大,弟弟进北大才13岁
记录直白的历史
讲述真实的故事
长摁二维码
加盟新三届2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备份新三界
余轩编辑、少达审读